人民日報記者說典型人物採訪與寫作:把自己擺進去

作者:网络 来源:欧博 2024-04-12   阅读:

點擊視頻,人民日報寫作課AI主播博文為您朗讀全文(時長3:50)提要:人物報道,要融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,觸摸最感動自己的地方,運用最合適的表現手法﹔選擇表

人民日報記者說典型人物採訪與寫作:把自己擺進去图片

點擊視頻,人民日報寫作課AI主播博文為您朗讀全文(時長3:50)

提要:人物報道,要融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,觸摸最感動自己的地方,運用最合適的表現手法﹔選擇表現手法時,不要墨守成規、機械套用模式,要有創新意識,勇於突破巢臼,做到千人千面。

寫人物報道,必須寫出自己的感動。能夠打動作者的,未必能打動讀者﹔如果連作者也打動不了,肯定不能打動讀者。

採訪中,我多次流淚。主人公有的事跡,在別人看來或許平淡,卻讓我產生強烈共鳴。比如聽人講述馬新明痛風發作爬樓時,我這痛風之人頓生痛感。在常規通訊中,這些“顧影自憐”式的共鳴難以入文。還有,西藏充滿神秘感,讀者希望了解更多信息,這正是我的優勢。我可以借助自己感受,讓報道增加縱深感。

我們從初學新聞時就被告知,新聞要客觀陳述,忌諱把自己擺進去。常規的通訊,大多以第三人稱行文。這種寫法,猶如隔岸觀景,雖然能看到它的氣勢恢弘,卻看不到它的九曲回廊。氣勢恢弘能使人血脈賁張,卻無法讓人潸然淚下。動情之處,往往藏在曲徑通幽。這個“幽”,就是柔軟的內心。

如何讓讀者身臨其境、產生共鳴?我想到了報告文學。報告文學可以把作者擺進去,猶如一葉扁舟,能載著你劃到對岸,讓你融入美景之中。

但是,我們畢竟是寫新聞作品,必須體現出新聞特性。在新聞版登一篇報告文學,多少有點不倫不類。於是,我想到了日記體,把日記體與報告文學相嫁接,用日記體的“現在進行時”,裝進主人公事跡的“過去時”。

新華社記者璩靜看了我的稿后,久久沒有吭聲。我以為她不認可,對她說,沒關系,你直講無妨。

她說:“沒想到人民日報記者能寫出這樣的稿子。這種形式很新穎,給讀者的沖擊力和畫面感太強了。不過,”她皺了下眉頭,“我從沒見人民日報發過這種形式的稿子,這樣的稿能發出來嗎?”

人民日報記者說典型人物採訪與寫作:把自己擺進去图片

我心裡也沒底。這對夫妻是總書記批示的典型,我竟然把自己擺進去,編輯部會不會說我是喧賓奪主、沽名釣譽?這種寫法有沒有犯新聞之忌?如果真的被槍斃,改發新華社通稿,豈不是在報社落笑柄?

思前想后,我一咬牙:寧願稿子被槍斃,改發新華社通稿,讓領導批評,讓同事笑話,也要冒一次險,決不改變文章風格。

阿彌陀佛,《因為愛 所以愛》全文刊出。見報當天,當我從網上看到版面時,感慨萬端。

從地方部、總編室,到社領導,任何一個環節,如果按章辦事,或刪或斃,都無可厚非,我會愉快服從,毫無怨言,從此循規蹈矩,不再越雷池半步。

恰恰是從部門到社領導的善解人意、慧眼識珠(自稱為“珠”,有點汗顏)、不拘一格,才使我的心血得以結晶,使我的情感得以渲瀉,讓我從此張開創新的翅膀。同時,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人民日報積極探索的勇氣和從善如流的胸懷。

文無定法,見智見仁。《因為愛 所以愛》的寫法,僅是我之陋見,未必是最佳選擇。如果要說體會,隻有粗淺一點:人物報道,要融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,觸摸最感動自己的地方,運用最合適的表現手法﹔選擇表現手法時,不要墨守成規、機械套用模式,要有創新意識,勇於突破巢臼,做到千人千面。

附:

因為愛 所以愛

援藏博士夫妻馬新明孫伶伶的家國情懷

徐錦庚

9月8日 下午 拉薩晴

“我們好好愛”

下午4時許,我走出貢嘎機場,天空湛藍得令人眩暈。雖然烈日當空,短袖衫已抵擋不住涼意。

闊別6年,我再度進藏,專為一對伉儷而來:馬新明,北京市委宣傳部干部,曾任拉薩市副市長,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,現任拉薩市委副書記﹔孫伶伶,中國社科院學者,曾任西藏社科院《西藏研究》編輯部副主任,現任當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長。2010年,夫妻倆成為中組部選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,期滿后又轉為第七批,創造了援藏史上多個第一:第一對援藏夫妻、第一對博士、第一對北大校友、第一對兩屆援藏……用真情譜寫出一曲華美樂章。

西藏巨變,隨處可見:10年前,我進藏時,從機場到市區,東繞西拐,逾兩小時﹔6年前,我離藏時,嘎拉山隧道貫通,路程縮短一半﹔這一次,沿高速公路疾駛,半小時足矣。

入住后,我迫不及待聯系馬新明。他語帶關切:“您剛進藏,會有高原反應,要不今天先休息?”

我笑了:“我在西藏工作過4年,能適應,沒問題,隻要您方便,隨時可見面。”

“那好,今天正巧是中秋,晚上援藏干部組織中秋聯歡會,請您感受援藏生活。”馬新明說道。

拉薩東郊,納金西路36號,北京援藏干部公寓樓(簡稱“北京公寓”)。走進院子一看,20多張桌子,都坐滿了人。一位面孔黝黑、皮膚粗糙、戴眼鏡的中年男子迎上來,熱情握手:“我是馬新明,歡迎您!”

我第一反應是:1972年生人,咋這麼滄桑?

正愣神時,一位身著藏裝的俏麗女子含笑走來,馬新明介紹:她是我愛人孫伶伶。

這回,我更詫異:年紀不大,頭發咋這麼稀疏?

我掩飾住驚訝,問馬新明:“這麼多人,都是北京援藏干部?”

他解釋:“中組部選派的援藏干部76人,還有北京援藏指揮部干部、支教老師、志願者等,共有230多人。另外,八一雙鹿籃球隊和北京首鋼籃球隊進藏交流慰問,我們一起共度中秋良宵。”

舞台是臨時搭建的,背景展板噴著一行字:月滿中秋、情系拉薩——北京援藏干部與CBA運動員聯誼會。文字下方有一組圖案,中間是巍峨珠峰,左側是布達拉宮,右側是北京天壇,中間彩帶相連,象征北京、拉薩情相連。

馬新明是第七批北京援藏干部領隊和北京援藏指揮部總指揮。他致辭時的一句話,撥動我心弦:今天是團圓之夜,大家別忘打個電話、發個短信,向家人報聲平安,告訴親人們,我們過得很好!、

節目自編自演,水平業余,倒也有趣。有個“三句半”,道具是盆、鏟。一位女演員使大了勁,把鋁盆敲了個凹槽,旁邊的廚師哎喲一聲,心疼得直咧嘴。

汪峰那首《北京北京》,聽過無數次。但在今晚,拉薩之夜,聽北京人唱,別有一番感觸。濃濃真情,如泣如訴,直走我心,濕了雙眼。

整個晚會,馬新明沒閑著,攛掇這個獻歌,慫恿那個炫技。臨結束時,他倡議一起唱《我們好好愛》。

20多人應聲上台。這曲藏歌,美麗動聽:

風兒吹過聖湖的時候/你牽住了我的手/寬寬的草原我為你停留/從此美麗在我左右

雪蓮花盛開的時候/雲兒停下了游走/我在你身后藏不起眼眸/我願為你一生守候

你是我最深最深的愛/讓雪山依然潔白/我心永不變/你是我最后最后的情/那雲在千裡外/世界再大我們好好愛

……

我心裡一動:這些援藏干部,拋家別舍,遠離親人,不正是為了民族團結“好好愛”嗎?

晚會結束,夜已10點,該賞月了。拉薩的中秋,曾讓我陶醉:碩大銀盤,低低懸著,落在屋檐,挂在樹梢,恨不得跳將起來,一把摘下。可惜,今晚不巧,雲層越聚越厚,銀盤若隱若現。

客人散盡,馬新明邀我:賞個月?

我試探道:我想去你們家看看,行不?

當然可以!他倆異口同聲。

9月8日夜 北京公寓 雨

中秋月未圓

馬新明伉儷住在公寓5樓,室內布置簡單,擺著藏式家具,與藏家相比,缺了雕梁畫棟,少了酥油清香。

我對馬新明的出身好奇:彝族。費了好大勁,才記住他家鄉: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戰河鄉子差拉村馬家窩子自然村,從村寨到縣城,需步行3天。“我的彝族名字叫馬海龍江,現名是老師取的。”馬新明說。

他的家世奇特:母親原是父親之嫂,父親之兄早逝,按彝族風俗,父親娶了母親。

孫伶伶拿出一張照片。馬新明抱著一個幼兒,依偎在一對彝裝老人身邊,老人臉上蕩漾著幸福。“這是爸爸媽媽。爸爸今年68,媽媽72。”聽她口氣,像在介紹自己父母。她是山東煙台人。

“這是你們的孩子?”我問。

“不是,我侄兒。”

“你們的孩子呢?”我沒心沒肺地問道。

馬新明看一眼孫伶伶,聲音低了下去:“結婚頭幾年,一直忙於工作、學習,又先后出國深造,聚少離多,孩子的事情就耽誤了。前些年正准備要時,趕上來援藏。這幾年,怕高原對孩子有影響,不敢要。”

孫伶伶輕輕嘆了口氣:“隨緣吧。”

我一時語塞,無言以對。在這雪域高原,奉獻,未必非要轟轟烈烈。有所為,是奉獻﹔有所不為,也是奉獻。

分享给小伙伴们:
本文关键词: 人民 , 日報 , 記者 , 典型 , 人物 , 採訪 , 與寫 , 自己 , 擺進
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, 请联系本网立即做出处理,谢谢。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